如何诊断慢性盆腔炎?-每日资讯
慢性盆腔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妇科疾病,它在育龄期女性中发病率较高,所以受到了广大女性的高度重视。虽然慢性盆腔炎是一种良性妇科疾病,但它给女性带来的健康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。
(相关资料图)
因为慢性盆腔炎对子宫附件的影响很大,通常会合并有附件炎症,这样就容易给卵巢、输卵管带来炎症,从而影响女性的正常受孕。
因此,慢性盆腔炎不能够小觑,若是能做到早期识别,或许就能减少慢性盆腔炎对健康的危害,以免带来生育影响。那么,对于慢性盆腔炎这种疾病,应该如何诊断呢?掌握这3点,或可尽早识别,科学防治,呵护生殖健康,让身体少遭罪。
1.临床表现
患者如果有慢性盆腔炎,一般会有哪些临床表现呢?在这里给大家列举几条:
一是会有慢性盆腔痛。这种疼痛是可以持续存在的,有时会表现得十分明显,而有时似乎又没有了迹象,这可以成为慢性盆腔炎的一个辅助诊断要素;
二是育龄期女性,在尝试备孕时总是不成功,有不孕或者异位妊娠等现象,这可能是由于输卵管发生了粘连,导致精子与卵子结合不成功,这也与慢性盆腔炎有关;
三是月经异常,比如经期紊乱,经量时而增多,时而又很少等。
这些临床表现,均可以作为慢性盆腔炎的诊断要点,虽然没有特异性,但也需要引起重视,接受进一步的检查。
2.体征异常
体征是指在对患者进行妇科体检时,表现出来的一些异常。一般来说,如果怀疑有慢性盆腔炎,则可能会表现出的一般体征包括:
子宫会呈现出后倾,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,在对双侧附件进行触诊时,会感觉到有增粗的输卵管,并且触及相应的部位会有压痛感。
与此同时,对有些患者进行双合诊时,会有十分明显的宫颈举痛等,这些都是慢性盆腔炎的典型临床体征,也可以作为诊断慢性盆腔炎的重要依据。
3.辅助检查
辅助检查可以作为慢性盆腔炎的重要诊断依据,一般来说,如果怀疑有慢性盆腔炎,则可以从这些辅助检查中得出证据:
一是通过B超检查,可以发现两侧附件增厚、增宽,或者考虑有炎性肿物存在;
二是通过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,可以发现输卵管有阻塞的现象;
三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,镜下可以看到有大量的炎性增生;
四是通过其他检查,比如血常规、阴道分泌物等,相关指标若有明显异常,也可以暗示有慢性盆腔炎发生。